4月27日,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,我校優秀校友管益輝榮獲202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。4月30日,中宣部和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布2023年全國“最美職工”名單,管益輝入選全國“最美職工”。
1991年,從濟南鐵路機械學校(現山東職業學院)畢業的管益輝被分配到家鄉青島的老四方機廠成了一名車工。“把它干好”,家里老人簡單的一句囑托,成了管益輝的工作信條。也是憑借這股勁兒,管益輝在廠里舉辦的三年一屆的青年員工“比武”中,連續三次獲得第一。
此后,管益輝主動提出申請——在自己做完分內工作之外的業余時間,也能“摸”把機器,學習操作數控設備。得到批準后,管益輝便開始了數控設備的學習。沒有書籍,他就根據師傅留下的程序,一點點摸索、一步步嘗試,終于可以完全熟練操作設備。
2005年底,已經成為數控班班長的管益輝,在車間第一次見到了“一個黑色的大塊頭”。“這是咱們剛剛進口的軸箱體。”公司技術工程部工作人員指著軸箱體半成品說。“軸箱體”是什么?它是動車組轉向架的關鍵零部件,承載車體重量,傳遞車輛運行動力。如果把轉向架比作高鐵的“腿”,那么“軸箱體”就是它的“膝蓋”。“這可是高鐵國產化‘卡脖子’的堵點之一。咱得盡快研究透它,生產出我們自己的軸箱體產品。”管益輝暗下決心。
接到公司安排下來的“重任”,管益輝和他的十幾人團隊白天工作學習,晚上做筆記、查資料,比著翻譯來的工藝文件,一點點摸索、一點點干,吃住在廠里,工作到深夜,成百上千次攻關與試驗。“你問我這期間什么最難,我說不出來,因為每一步都走得很艱辛,都不容易。”管益輝說。最終管益輝和他的團隊僅用了三四個月的時間,就成功生產出產品質量穩定的軸箱體,他們的團隊也逐漸成為行業內首屈一指的軸箱體柔性制造團隊。
“愛琢磨”的管益輝好像不知道停歇。成功自制出時速200公里高鐵的軸箱體工件后,管益輝又開始研究起新課題——研發鑄鋼分體式軸箱體,經過數千次的驗證,讓時速350公里的“復興號”動車成功使用上了分體式軸箱體。
憑借十余年的研究和奉獻,管益輝榮獲齊魯大工匠、齊魯首席技師、中國中車首席技能專家、青島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,并獲得中車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、全國總工會職工技術成果二等獎,他還主持編寫了書籍《轉向架柔性加工操作技術》,先后發表論文24篇,取得專利27項。不僅如此,管益輝團隊帶著《高速列車輪對軸箱柔性加工技術與應用》參加了2021年度山東省職工創新創效競賽省級決賽,榮獲特等獎。
a一級黃色片:供稿:李井銘
a一級黃色片:審核:杜樹元